4月7日上午,由江蘇省委統戰部、江蘇省科學技術廳、香港特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指導和支持,南京大學、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融合發展 科創未來”蘇港創新科技合作論壇在南京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江蘇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胡廣杰出席活動并致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創會會長唐英年,香港中聯辦副主任何靖,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江蘇社團總會會長姚茂龍參加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談哲敏主持,論壇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南京大學原校長呂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校長張翔,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教授陳清泉,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等眾多蘇港兩地創新科技界權威人士齊聚一堂,分享科創心得、交流發展前景,共同為蘇港融合合作建言獻策。
胡廣杰在致辭中高度肯定近年來蘇港兩地在創新科技合作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他指出,近年來,蘇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保持了良好勢頭,各領域務實合作穩步推進、成果豐碩。他提出,蘇港兩地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四個走在前”的重大任務,對全省進一步加強產業科技創新提出了重大要求。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立足蘇港產業科技特色優勢,從基礎研究前瞻布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產業互利合作三個方面深化產業、人才、資源等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蘇港共同繁榮發展,推動蘇港創新合作邁上新水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代表南京大學向與會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局之年,在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時期,攜手舉辦“蘇港創新科技合作論壇”恰逢其時、意義重大。他強調,南京大學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重點做好三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深化科教合作,二是進一步攜手講好中國故事,三是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香港各界攜手共同為江蘇和香港的繁榮穩定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新的華章。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江蘇社團總會會長姚茂龍代表總會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介紹了香港江蘇社團總會的辦會宗旨和發展成效,并表示總會特別重視和關注對青年人的培養,積極推進兩地青年在創新科技等領域深入交流合作。他指出,江蘇在創新科技發展方面具備強大的經濟及人才優勢,南京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他表示,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將繼續發揮好蘇港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促進兩地在創新人才培養及科技產業化等方面交流互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原校長呂建以《新時代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研新模式的探索、實踐與挑戰》為主題,并從南京大學在科學研究新模式和人才培養新體系兩個維度的轉型探索實踐,為與會嘉賓系統介紹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原創基礎研究和科技評價體系轉型的可能路徑,并就當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分享了看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教授陳清泉從“一帶一路”功能角度出發,對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進行了分析,并圍繞“能源革命與出行革命的挑戰與機遇”話題,通過深入、透徹的分析,為與會嘉賓全面描繪了新能源革命的未來之路,視角新穎、內容凝練,讓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從技術如何改變教育這一角度出發,系統闡述當今社會,特別是三年新冠疫情對數字化教育模式產生的變革,并從互動性、個性化、智能化三個維度闡釋了重塑教育的特點,提倡全體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共建培育品德性情之地。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劉慶院長從時代背景出發,簡要介紹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情況,提出加強江蘇及長三角地區與香港的創新科技聯系是長三角國創中心義不容辭的責任,建議在已有高水平合作平臺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成立香港創新中心等形式推動產學研領域的深度合作。
論壇中,江蘇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和香港特區政府創科技孫東局長分別就蘇港兩地的科創政策及發展機遇進行了全面解讀,并在發言中衷心希望雙方科技屆、產業界人士準確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立足各自優勢、深化互利合作、發揮更大作用,共同推動蘇港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
本次論壇是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回鄉訪問系列重要活動之一,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創科經貿團及江蘇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代表,駐寧科研院所、科研創新企業代表,以及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省內高校專家教授等500余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