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 id="rxrlj"><listing id="rxrlj"><menuitem id="rxrlj"></menuitem></listing></sub>

    <form id="rxrlj"></form>

          <form id="rxrlj"></form>
              <form id="rxrlj"><listing id="rxrlj"><meter id="rxrlj"></meter></listing></form>

              重溫光輝事跡,感受統戰“她力量”!

              2023年03月08日 15:07:03 | 來源:統戰新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我們迎來了第113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會場上,女代表委員們積極履職,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時光流轉。70多年前,在新政協召開和新中國成立之際,更有不少統一戰線領域中的杰出女性在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中擔任要職、綻放風采。

                她們從崢嶸歲月中走來,一路尋求改造舊中國的良方;她們滿懷愛國熱忱,堅決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她們團結廣大婦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終身。

                今天,新語君給大家介紹幾位統一戰線杰出的女性代表,讓我們聽聽“她”的故事,重溫“她”的事跡,致敬“她力量”!

                宋  慶  齡 

               ?。ㄔ谛抡f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宋慶齡(1893-198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是全國各族人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衷心敬愛的卓越領導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事業的積極推動者、人民政協事業的杰出領導者。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出生于上海,1913年大學畢業回國后,即作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秘書,開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她和孫中山先生結為革命伴侶。

                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病逝后,宋慶齡繼續支持工農群眾的革命行動。她和中國共產黨緊密合作,同國民黨右派進行堅決斗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宋慶齡竭誠擁護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中國共產黨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37年七七事變后推動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歡迎。1941年10月,她針對國民黨的反動政策寫作《中國需要更多的民主》一文,旗幟鮮明地維護來之不易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解放戰爭時期,當蔣介石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時,宋慶齡堅決支持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支持人民反對內戰、要求民主的正義斗爭。她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建立了不朽功勛。

                1949年7月1日,宋慶齡熱烈歡呼人民的勝利已在眼前,稱中國共產黨為“我們的領導者”。受中共中央邀請,她9月到達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并在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新中國成立后,宋慶齡先后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副主席和國家名譽主席等重要領導職務,開展并參與大量國務活動,為建設社會主義中國、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貢獻。

                宋慶齡以自身崇高的威望和特有的感召力,與許多海外同胞、海峽兩岸同胞廣泛聯系,交換意見。她嚴正指出:“中國只有一個。那就是由中國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中國。”她真誠呼吁:臺灣同胞能同我們一起,共同努力,來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革命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偉大的祖國早日實現統一、共同發展建國大業而作出應有的貢獻。

                宋慶齡堅定跟黨走,在病危中仍不忘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要求。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一致決定接受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5月1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八次會議作出決定,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

                何   香   凝   

               ?。ǖ谝粚弥醒肴嗣裾瘑T、新中國首任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何香凝(1878-1972),廖仲愷夫人,同盟會的第一位女會員。新中國成立后,擔任首任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還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

                何香凝是廣東省南??h人,1878年7月16日生于香港。1903年,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愷東渡日本求學。1905年,她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討伐軍閥等斗爭,后又致力于中國民主革命。

                1946年3月,李濟深、何香凝等籌建的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成立。1947年9月,民促、民聯和其他國民黨內民主派人士會聚香港另組新黨。根據宋慶齡意見,何香凝倡議這個革命組織就叫“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民革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此后,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增加了一支勁旅。

                1948年5月5日,李濟深、何香凝等代表民革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的民主人士發表了《致全國同胞電》,竭誠擁護中共“五一口號”。何香凝與李濟深等人以香港為中心,促進新政協運動的開展。

                1949年4月,何香凝應中共中央邀請,離開香港到達北平。此后,何香凝與其他民主黨派人士一道,積極參加了籌備新政協的各項活動,參與了新中國的籌建工作。

                1949年10月1日,何香凝和其他國家領導人一同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參加了開國大典。

                1949年冬,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何香凝被任命為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在主持華僑事務委員會期間,她遵照黨的僑務政策,積極協助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一系列促進海內外大團結、旨在保護華僑合法權益的政策。

                何香凝公忠正直,滿腔熱忱,全心全意地工作,給廣大僑胞和僑眷送去溫暖與關懷,深得僑務干部和廣大僑胞、歸僑和僑眷的愛戴和尊敬,被贊譽為“華僑慈母”。

                1956年2月和1958年12月,何香凝連續被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并在1960年9月的民革中央第四屆全體會議(擴大)上,當選為民革中央主席。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病逝,終年95歲。9月5日,何香凝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蔡   暢   

               ?。ǖ谝粚弥醒肴嗣裾瘑T、全國婦聯首屆主席)

                蔡暢(1900-1990),第四、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和卓越的領導者,國際進步婦女運動的著名活動家、湖南湘鄉(今雙峰縣)人。

                1919年,蔡暢與向警予共同發起組織周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和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留法期間,她邊學習法文,邊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斷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和對俄國十月革命道路的理解,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開始堅定地把共產主義信仰和婦女解放事業連在一起。

                1924年和1938年兩次受黨指派前去蘇聯學習考察,使她更加堅信中國婦女若求徹底解放,只有團結起來,積極參加革命運動。

                1934年,蔡暢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后,任中共陜甘省委委員、統戰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和陜甘寧邊區政府婦女部部長。

                1943年,蔡暢為中共中央起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各抗日根據地目前婦女工作方針的決定》,提出婦女工作以生產為中心的新方向,糾正了王明在婦女工作領域的主觀主義、形式主義錯誤,開辟了婦女運動的嶄新局面。蔡暢從追求婦女個體的解放到主張通過革命推進婦女解放事業,找到了婦女解放的正確道路,成為我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

                1949年,蔡暢主持召開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婦聯主席。同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建國后,蔡暢任全國婦聯第一、二、三屆主席,第四屆名譽主席,是中共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李   德   全   

               ?。ㄐ轮袊兹涡l生部部長)

                李德全(1896-1972),馮玉祥夫人,新中國首任衛生部部長。擔任衛生部部長16年間,她非常重視各種傳染病的防治。在其領導和推動下,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防疫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936年,李德全在南京發起組織首都婦女學術研究會,從事婦女和社會問題研究。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她廣泛團結社會各界婦女,進行抗日救亡活動,參加發起組織戰時兒童保育委員會,任副理事長。

                1945年后,李德全組織中國婦女聯誼會,任該會主席。1946年1月,當選為政治協商會議軍事考察成員和陪都各界協進會理事。2月10日,她在重慶“校場口事件”中被國民黨特務毆傷,同年9月,隨馮玉祥赴美國。10月,參加世界婦女代表大會。

                1948年1月,李德全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同年11月,進入東北解放區。1949年3月,她出席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副主席。同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李德全歷任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部長兼中國紅十字會會長,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副會長,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后改為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58年12月,李德全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12月至1972年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李德全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第一、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史   良   

               ?。ㄐ轮袊兹嗡痉ú坎块L)

                史良(1900-1985),我國著名政治活動家和法律學家、中國婦女運動的著名領袖之一、新中國首任司法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部婚姻法頒布主要推動人之一。中國民主同盟卓越領導人、杰出的民主戰士。

                九一八事變后,時于上海任律師的史良積極參加上海婦女抗日救亡運動,發起成立“上海婦女界救國會”,此后,她又擔任“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以下簡稱“救國會”)執行委員,主張“團結全國救國力量,統一救國方策,保障領土完整,謀求民族解放”。

                1936年7月,她和沈鈞儒、章乃器、沙千里作為救國會代表到南京請愿,要求作出抗日決議,開放民眾救國運動,停止內戰。她率隊參加救國會組織的游行,一批武裝軍警阻攔隊伍前進并大打出手。史良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致對外!”,軍警將她毆成重傷并逮捕入獄,為歷史上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之一。

                1938年,史良任全國婦女指導委員會委員兼聯絡委員會主任,并任第一、二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1年“皖南事變”后,她退出國民參政會,辭去婦女指導委員會職務。

                1942年,史良參加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后改稱中國民主同盟)。在重慶談判中,她擔任民主同盟代表團顧問。1946年后回上海,繼續執行律師業務并積極參加民主革命活動,1948年后在上海創建民盟華東執行部,任主任。

                1949年9月,史良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司法部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78年2月至1983年6月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她們為革命、為人民、為國家和民族奮斗終身,是永垂不朽的統一戰線巾幗英雄。這個婦女節,讓我們一起緬懷她們、向她們致敬!

               ?。ㄎ淖謥碓矗壕C合統戰新語、人民日報、中國政府網、團結報、民盟中央網站)

              • layer 置頂

                icon
              老老熟妇XxXXHD,翁熄浪公天天爽,bt天堂岛www在线资源

              <sub id="rxrlj"><listing id="rxrlj"><menuitem id="rxrlj"></menuitem></listing></sub>

                <form id="rxrlj"></form>

                      <form id="rxrlj"></form>
                          <form id="rxrlj"><listing id="rxrlj"><meter id="rxrlj"></meter></listing></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