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1日,江蘇省臺灣省籍黨員暨臺聯專職干部“喜迎二十大 共筑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在溧水區委黨校成功舉辦。來自全省各地的臺籍黨員和臺聯專職干部近60人參加活動。江蘇省臺聯會長鄒振球出席活動并作動員講話,溧水區委黨校副校長李玉兵致歡迎辭,省臺聯副會長方小青主持動員會。
此次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突出,呈現出3個特點——
看點一:兩節“理論課” 別有大深意
鄒振球在動員講話中指出,舉辦本次主題教育活動的目的,旨在引導全省臺籍黨員和臺聯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信心滿懷緊跟習近平總書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李玉兵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從習近平成長歷程讀懂新思想》為題為大家講授第一課。
江蘇省委黨校教授李立峰圍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出版背景、主要內容以及如何學深悟透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
大家紛紛表示,這兩節大課,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更有情感溫度。榮獲“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省臺聯原秘書長王銀寶表示,聽完李教授的課,對習近平總書記領導黨和人民應變局、開新局的偉大實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回去后要將第四卷和前三卷聯系起來讀,活到老學到老,努力做到深學精研、融會貫通。無錫青年臺籍黨員任妍,先后參與支援揚州、上??挂?,她說:“聽完習總書記的成長歷程,特別是家風傳承故事,我深受觸動,聽完課立馬下單買了一整套習近平書籍,讓孩子們好好讀一讀……”
看點二:解讀《白皮書》,學習正當時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進祖國完全統一面臨新的形勢。鄒振球在講話中強調,當前臺海形勢十分嚴峻復雜,繼前不久《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發布后,近日又有新一批“臺獨”清單公布,這些都充分彰顯了我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必勝信心、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的堅定決心和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不變初心。
活動特邀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以《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前景之展望》為題授課,幫助臺籍黨員和臺聯干部加強對白皮書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全面、準確地看待臺灣問題和黨在新時代推進實現祖國統一的立場、方針和政策。
討論中大家一致認為,白皮書的發表正當其時、意義重大、振奮人心。南京市臺聯一級調研員張向陽說:“讀完白皮書后,我感到十分振奮。它從歷史經緯及法理事實的角度,明確闡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改變。”蘇州青年臺籍黨員邱峰說:“作為一名服務于農村改革的機關干部,我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發揮親情鄉情優勢,講好中國故事,不斷增強島內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看點三:開展實地課,感悟發展史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活動特地組織大家赴里佳山、李巷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重溫革命歷史,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踏著石板路走進李巷,大家來到新四軍將領舊居參觀學習。一間間斑駁歲月的老屋、一件件彌足珍貴的實物、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幀幀褪色發黃的照片,無聲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南京青年臺籍黨員周芳靜表示,通過這次參觀見學,錘煉了黨性修養,汲取了紅色力量,今后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獻身統一大業,做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
活動還組織大家走進中國供銷社博物館參觀見學。走進展館,供銷社門市部展柜內的搪瓷盆、暖水瓶、糧票、布票等映入眼簾,仿佛讓大家穿越回到上個世紀。77歲高齡的臺籍黨員張華柱對老物件如數家珍,情不自禁為年輕同志做起“講解員”,他說:“供銷合作社的創業史、發展史,就是黨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奮斗史的一個縮影,更是我黨守初心、擔使命的生動詮釋。”
戮力同心促統一,攜手奮進新征程。大家在分組討論、代表發言、學習小結中紛紛表示,經過本次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提高了政治站位,強化了使命擔當,今后要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多做加強交流合作之事,多為促進心靈契合之舉,努力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