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省臺聯機關黨支部在省委統戰機關黨委指導下,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融合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開展支部分類達標定級工作為抓 手,聚焦“三個突出”,力促“三個提升”,不斷提高支部建設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一是突出擔當作為,主動扛起政治責任。支委班子嚴格落實中央關于支部建設的新制度新要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班子成員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了團結民主、擔當作為的班子工作氛圍。通過開展各類學習教育活動,加強對臺胞的思想政治引領,匯聚凝心聚力謀發展、團結一心促統一的積極力量。舉辦“兩岸一家親,攜手新征程”全省臺聯系統慶祝建黨100周年知識競賽,120余名臺胞現場觀賽,在全省臺聯系統營造了黨史學習教育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召開全省臺胞慶祝建黨100周年座談會,邀請在蘇臺胞代表圍繞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和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交流座談。組織臺胞代表參觀《新華日報》報史陳列館,了解黨在歷史上首份大型機關報的發展歷程。舉辦省臺聯兩岸臺胞中小學生“放飛夢想”夏令營,組織小臺胞參觀常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二是突出守正創新,彰顯臺聯黨建新亮色。主動結合臺聯實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黨建工作,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積極運用長三角臺聯工作協作機制,與上海市臺聯聯合組織蘇滬臺胞代表人士赴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淮安周恩來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共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召開臺籍教師和臺灣青年座談會,開展“把臺胞的事放在心上”專題調研,推動惠臺措施落細落實。赴鎮江烈士陵園開展“學習身邊的英雄”主題黨日活動,引導黨員敬英烈、做表率,該活動得到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七巡回指導組的肯定。舉辦“兩岸姊妹情”女臺胞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活動,組織在寧兩岸婚姻家庭成員、在寧臺籍女黨員暢敘姊妹情誼,共同歡慶節日。組織機關黨員赴“省臺聯臺灣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喜憨兒手工坊”開展志愿服務,與在寧高校臺生一起服務智障兒童。組建“江蘇臺聯戰隊”,組織全省200多名臺胞參加黨史學習教育健步走公益活動,為甘肅省榆中縣鄉村振興項目助力。
三是突出宣傳引導,發出臺聯黨建最強音。全省臺胞慶祝建黨100周年座談會、全省臺聯系統慶祝建黨100周年知識競賽、省臺聯兩岸臺胞中小學生“放飛夢想”夏令營、與上海臺聯聯合開展“把臺胞的事放在心上”專題調研等多項工作,被學習強國、人民網、新華社、中新社、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新華日報、江蘇衛視、交匯點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其中2項工作的新聞網絡點擊量分別突破60萬和40萬人次,產生了積極社會影響,在黨建宣傳工作的即時性和覆蓋面上取得了新突破。
通過深入扎實開展黨支部分類達標定級工作,省臺聯機關黨支部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的“提升”:
一是端正學風,思想水平得提升。教育黨員強化學習自覺,把學習新思想新理念、四本“指定書目”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等融入“三會一課”,全體黨員干部制定學習計劃,每月至少組織一次集中學習,采用輪流領學的方式,以講促學,提高集體學習“含金量”,倒逼每位機關干部擠出時間學,靜下心來悟,提高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習實效。在機關黨委多次抽查中,我支部黨員“學習強國”參與率均為100%,超半數在職黨員在省統戰系統“學習強國”排名位居前列。
二是服務基層,群眾滿意得提升。著眼基層臺胞及其他群眾需求,深化拓展“五抓五促”專項行動,2021年向機關黨委上報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4件項目均已完成,包括:成立“省臺聯臺灣大學業創業實踐基地”,為臺生創業就業搭建平臺;走訪慰問困難臺胞和兩岸婚姻家庭,做好臺胞關懷慰問,把黨的溫暖送到臺胞心坎上;通過參政議政等途徑幫助臺胞臺企反映并協調解決問題等。此外,組織黨員赴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開展支部結對共建,集體調研會展服務業發展狀況;組織黨員參加為貧困山區兒童捐書、“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慈善一日捐等公益活動。
三是培養隊伍,作風建設得提升。深化“廉潔機關”建設,將黨風廉政情況納入平時考核,教育黨員強化自我約束。通過談心談話等途徑,做好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視加強青年黨員的鍛煉培養,推動黨員干部踐行“我是黨員我先上”的使命擔當,多名青年黨員報名參加抗疫志愿服務隊;1名支委獲省統戰系統“先進黨務工作者”;1名青年黨員赴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任駐村第一書記;1名青年黨員獲省統戰系統慶祝建黨百年青年黨員演講比賽三等獎。機關青年黨員得到了淬煉成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
省臺聯機關黨支部多次獲評省統戰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黨支部”。2021年,首批通過黨支部分類達標定級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